“‘智能帮手’真有两下子!有了它,装置运行稳定且高效,产量又创了新高。”3月11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芳烃部连续重整二区运行一班班长焦栩向记者展示了增产的“智能帮手”——IPC智能化系统。今年2月,乌石化在IPC系统的助力下,超计划完成对二甲苯产量。
自乌石化芳烃部引入IPC系统以来,在保障企业安全运行、促进增产创效、减轻员工负担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智慧动能”。
在安全运行方面,IPC系统具备故障诊断、自愈控制等功能,能够精准快速地应对异常情况。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优化控制措施,降低因操作调整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例如,在空冷变频器调节、加热炉炉管流量等关键控制环节,传统手动控制容易受多种因素干扰。IPC系统的投用,实现了自动调节,大幅提升了控制精度与智能化水平。
在提质增效方面,IPC系统通过数据关联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智能控制方案,重点优化解决了多项长期无法投用串级控制的问题,为装置实现“大平稳出大效益”提供了数智化支撑。其中,重芳烃塔顶塔底物料、歧化汽提塔塔顶物料流量等经过优化后,全部实现了串级控制,装置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芳烃部提前7天完成全年对二甲苯生产任务,产量较上年增长63%,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员工减负方面,IPC系统的应用解放了主操岗位员工的双手。系统替代了手动调整,使得员工的工作量大幅下降。以往,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地对各个控制点进行手动调节和监控,劳动强度较大。而现在,控制点实现了自动调节,减少了现场操作的频次和时间,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据统计,连续重整二区方箱炉燃料气控制回路的日均调整次数较之前降低了87.5%。(中国石油报)